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。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、食用油票、布票等。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,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,随着社会的发展,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,成为一种历史的新宠。
温先生的这组粮票分别是:半市斤1965年,壹市斤1965年,叁市斤1965年,伍市斤1966年。对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而言是极其陌生的,似乎难以想象,而对于亲身经历过,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人来说,绝对是熟悉而不陌生的,这除了感情复杂难以言表外,其中蕴含着许多苦涩和辛酸,沉重和无奈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粮票就是一部题材丰富、内容广博、设计典雅、印制精美的另类别样“大百科全书”。它超容量地储存并展现着岁月的足迹和历史的年轮,以及社会变革发展中所经历的风雨和阳光。如今粮食统购统销年代渐渐远去,锦衣玉食已梦想成真。此藏品由广东省福运来传媒有限公司推荐。
在新中国的开展史上,一张小小的粮票演绎出一幕幕凝重的民生话剧。面临建国初期百废待兴、民生凋敞的困境,国家决议经过方案和票证来调理经济、平衡供求。从1955年发行第一套全国粮票,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那段岁月里,粮票已实践变成流通领域的“第二货币”,可谓方案经济的经典符号,是当时人们填饱肚囊的一份特殊通行证,也是那一代人心中难以抹去的团体回忆。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生活的一种见证,是百姓生活的生动写照,小小的粮票中也蕴含着极高的人文与历史价值。
中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“世界之最”之称,全国2500多个市县,还有一些镇、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,进行计划供应,还有一些大企业、厂矿、农场、学校、政府、机关等单位。温先生的粮票绝对算是“新生”但也有着极历史意义和历史文化。对于广大收藏者来说,在历收藏粮票的时候要明确粮票的相关特点。不同类型的粮票,无论是尺寸,还是设计方面,都存在一定差异性。有的粮票图案设计非常精美,有一些选择的图案是著名风景区、工业发展景况、民族风情等,极具历史意义。